机构关键词

360留学合伙人的重要性

2016-02-22 17:51:17 立思辰留学 4008-941-360

大学排名

院校大全

留学案例

在线申请

作为留学行业最为成功的互联网+留学公司,留学360成立至今,已经走到了第9个年头,颠覆行业的创新运营模式以及独特的合伙人制度都是留学360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到底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团队第一,模式第二

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团队,其次才是模式,有了好的团队才能高效的把好的运营模式执行下去。

面对一家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有些面试候选人会非常犹豫不决,这时候该怎么办?

也许,个人的力量远远比不上团队的说服力。留学360用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来说明:面对优秀的人才,罗成与合伙人团队选择以“车轮战”的方式轮番上阵面谈。当时和加拿大留学项目的合伙人第一次见面,整个团队从晚上8开始,连续聊了4个小时后憋不住出来上了个洗手间,回来后罗成对他说:“我们到路边吃点烧烤,咱们继续聊聊。”后来一直聊到凌晨2点,他终于答应加盟留学360。过后这位合伙人自己半开玩笑说:“赶紧答应下来,不是那时多激动,而是体力不支了,第二天一早八点还要飞到北京去。”

2、创始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不停地为新项目"找人"

要搭建一个精良的合伙人团队,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人”,而这一点,在创业之初更显得尤为重要。

从留学360成立至今,罗成就将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了“找人”上。

留学360在团队搭建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早公司曾陆续开设了美、加、英等大国项目,但是都相继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罗成曾痛定思痛,仔细分析项目失败的原因,觉得是自身在用人模式上出现了偏差,因为最初几个创始人都来自互联网行业,不懂留学也没有留学方面足够的人脉。公司在找项目负责人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用高薪吸引人才,好多人不仅要高期权而且还要比现在的大公司还好的福利待遇,即使人过来了,也会遇上“水土不服”的因素,不能很好的适应留学360互联网留学的模式,导致耗费精力开设投资的项目失败,“找人”之路可谓困难重重,然而这又是企业壮大发展必须跨过的关卡。

留学360的合伙人团队

3、合伙人制:各挡一面的合伙人

创业其实是个高危选择,大家今天看到的成功的创业公司都是从千军万马当中杀出重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知道有多少创业公司的失败才能有一个成功者。不少今天很成功的企业,当初也经历过九死一生。比如说阿里巴巴,马云带领团队1995年做中国黄页,失败!接着1997年做网上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算是阿里巴巴雏形,还是失败了!阿里巴巴今天的商业帝国,大家看到淘宝、支付宝和天猫等明星产品,其实最有价值的是背后的团队,尤其是马云和他的18个联合创始人。

做老板的要负责把整个班子团队搭好,而合伙人则只需各管一块,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基本上都不知道彼此在做什么,也不会管彼此。这样一来,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这样就能保证整个决策过程迅速有效。留学360罗成甚至认为“合伙人的重要性已经凌驾于商业模式和行业的选择”。

4、用最专业的人才:一个好的人才能以一当百

用人上,一定要用行业内最专业的人才。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如果人不够专业,不能不断学习突破自己或不够聪明,都很难做得好。你要找到最好的人,一个好的人才不是顶10个,是顶100个。所以,在核心人才上,一定要不惜血本地去寻找,千万不要想偷懒只用培养大学生的方法去做。

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强的驱动力,你只要把他放到他喜欢的事情上,让他有了自我驱动迸发激情,他才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打动他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所以你今天看到很多成功的人,他们都是在燃烧自己的热情在创新。

乔布斯有句话,非常让人震撼:“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我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据说乔布斯一生大约参与过5000多人的招聘,组建由一流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A级小组”,一直是乔布斯最核心的工作。

5、寻找最合适的人:要有创业心态

留学360成长至今,不停在颠覆传统留学行业现有模式,不断刷新业界一个又一个新的记录,很多人把他们看作留学行业创业的明星公司。但在这种前提下,他们依然在“找人”上花费巨大的精力。原因在于他们要找的人才必须要最专业,也要最合适。

最合适,是指这个人要有创业心态,对所做的事情要十分热爱。员工有创业心态就会自我燃烧,就会有更高的主动性,这样就不需要设定一堆的管理制度或绩效管理什么的条条框框去约束。

而创业心态有时更通俗地说就是热情,如何持续激发团队的热情?首先,让员工成为粉丝。其次“去KPI化”。没有KPI不意味着没有目标。留学360的做法是,不把KPI压给员工,而是合伙人负责KPI。

留学360的很多员工一天工作接近12个小时,而且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很多人会问我们的员工“如何看待你们6*12小时的工作制?”,一位员工的回复很有代表性:“我们公司坚决反对加班。但是如果是创业就算了,创业意味着工作就是生活,何来加班?我每时每刻都在工作。”

相关资讯
留学评估
已有-人成功获取留学方案
© 2005-2025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