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殒命地中海的800名难民让欧洲重新检讨自己的政策,不过,欧洲对难民移民却仍然“首鼠两端”,既想摆脱不顾人道的骂名,也想严格控制难民的涌入。多国的反移民政党也已经吸收了较多民意。
相比而言,在经济增长乏力、“银发时代”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技术移民似乎甚得欧洲各国的欢心。那么,对于偏爱欧洲风情和生活方式的技术移民者,怎样的条件才能获得青睐?
德国:慷慨又全面但移民者“不买账”
德国的技术移民“花样多”且实施时间较早。早在2000年,德国就对IT技术人才有着深深的渴望。只要IT专业人才能在德国找到愿意支付不低于5.1万欧元年薪的雇主,就可以申请居留。
而到2012年4月,德国颁布了一项被称为欧盟“蓝卡”的高知人才引进方针的法案。人才短缺的行业,如科学家、数学家等,只需达到月薪3000欧元,年薪3.6万欧元即可拿到“蓝卡”。
该法案还“特别照顾”留学生。纽伦堡的就业研究所估计,德国劳动力将在2025年减少650万人,到时几乎各行各业的劳动力都面临短缺,因此德国还“想着法子”招揽其他方向的专业人才。
荷兰:政策稳定性高欢迎留学生“变身”技术移民
“郁金香王国”的技术移民政策几乎全欧最为稳定,而且手续和流程也较为简便。
自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荷兰高技术移民是通过在中国境内企业在荷兰设立子公司并派遣其高管去当地经营管理子公司,被派遣的申请人可以申请荷兰高技术移民项目居留签证,随行家属同时获得居留签证。
移民荷兰的前五年可享受与荷兰公民基本相同的福利待遇(除了选举权、失业金、救济金及购房零首付和政府补贴的廉价房外)。5年后通过荷兰语融入考试,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或入籍。
而对于留学生而言,在荷兰就读的中国学生具备合法打工的资格。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全年(12个月)工作,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10小时;或者选择在寒暑假全职工作,最长不超过3个月。
中国留学生在荷兰的大学毕业后,可以有长达一年时间留在荷兰寻找工作,这一年也被称为“寻找工作年”。这一年中,如果学生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雇主将为其续签居留许可,连续工作满五年后就具备申请“高技术移民”的资格了。
英国:表面“无限制”,实则“暗藏玄机”
英国技术移民主要采取计分制对高技术人才进行选拔。通过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上一年收入、过往成就和贡献等方面进行计分,评分在65分(28岁及以下申请人)或者75分(28岁以上申请人)以上,有能力在英国找到工作或自谋职业的人才,均可申请英国高技术移民。HSMP对语言没有硬性要求,只要你的语言水平满足工作需要即可。
法意: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一揽子化”
法国技术移民的核心内容可归结为“优秀人才居住政策”。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想要到法国进一步进行研究工作的高水平学生或者专家学者;二、想到法国成立企业、并对此有具体规划的企业家,投资额不得低于30万欧元,要为法国创造至少2个就业机会;三、艺术或运动领域的人才,包括想在法国进行艺术活动的艺术家,或是到法国长时间接受运动训练的运动员。
申请法国技术移民的申请材料中,原则上必须包括一份劳动合同。此外,物理、化学、管理、金融、统计、会计等专业达到硕士及以上水平,申请时会有优势。
意大利政府去年3月发布了新的鼓励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的法令,希望有更多的外籍投资者来意投资发展,同时政府为上述人员简化入境手续和申请居留证的手续。
除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外,意大利政府还鼓励外籍研究人员、学者、学生与意大利私人企业、大学、公共机构进行创新项目研究和学习深造。
此外,已经在意大利获得硕士学位的外籍学生可以在所在城市的职业管理中心注册,允许他们毕业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工作,找到工作者可以更换成工作居留证。
不过有评论称,这一法令来的太迟,几年前意大利政府已经在考虑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但是有关法令去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欧洲技术移民更吃香信息来源:http://m.liuxue360.com/topic/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