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CT阅读题目,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答题方式,有的考生是先把文章浏览(scan)一遍然后去做题,有的考生是直接看每道题目然后在文章中找答案。那到底是哪种方式对考生答题速度的提高更有效呢?下面留学360为考生详细介绍。
当一个同学的阅读速度达到500w/m(单词/分钟)以上的时候,其实不管是怎么样的顺序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拥有这样高速度阅读能力的同学在做题的时候采用任何方式都是可以的。
但是鉴于大部分同学没有进行过快速阅读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习惯于停留在150-200w/m的时候,做题的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先假设A同学的阅读速度在200w/m,先看文章再做题,然后Ta的时间应该是这样的:
文章浏览完毕,获取概要信息:4分钟 (文章800单词/200单词/分钟)
每个题目的题干理解:5秒
针对题目的跳读和定位及理解:25秒 (跳读的速度还是低于上面的同学)
每个题目的选项筛选:10秒
每篇文章的总耗时=4分钟+(5+25+10)*10/60分钟=10.6分钟;这个速度根据我的授课经验确实是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水平。另外根据各个论坛的讨论,也反映出多数同学只能做完3篇文章,最后一篇只能是随机猜选。
那么对于A同学来讲,可能试过这样的方法,就是直接看题目然后去文章找答案。Ta的时间分配可能变成了下面的模式:
每个题目的题干理解:5秒
针对题目的跳读和定位及理解:60秒(因为完全不知道文章内容,需要全文跳读)
每个题目的选项筛选:10秒
每篇文章的总耗时=(5+60+10)*10/60=12.5分钟;这个时间反而是比上面的方法还要慢。而且还没有考虑大部分文章第一题是需要概括整个文章概要的。所以这种方法其实是最不可取的。
说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方法是可以弥补阅读速度的缺陷呢?在提出这种方法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个事实:
1. 整个文章是肯定需要全部读完的,不管什么方法;不然做题正确率是难以保证的。如果牺牲正确率而刻意提高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2. 阅读的速度提高和瞬间记忆或者短时记忆是有关联的。就像大家读中文小说之类,可以是几十秒甚至十秒直接一页,前提是读完之后自己还是能够记得之前的故事情节;如果忘记了也是没有意义的。
3. ACT阅读的题目是乱序的,也就是说题目顺序和文章顺序不是对应的。
4.考试或做题的时候时间是异常紧张的,一定需要还要加强的是集中程度。
建议方式:
在增强自己短期记忆和集中程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类似按图索骥的步骤。
10道题目的关键词提取并圈出来:5*10秒。
对关键词的瞬时记忆:60秒
按照段落扫读文章:4分钟(这步和下一步其实是同时进行)
随时关注关键词出现的地方,出现时候直接去答题: 10秒*10
这样的步骤最后就是文章读完,题目也搞定。总耗时为:5*10秒+60秒+4分钟+100秒=7.5分钟。像我自己对于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常用的,特别是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文章。因为科学类文章本身比较枯燥,不想先读文章,所以索性加快速度。然后每篇文章基本耗时在6分钟。而我对于小说类文章,其实偏向于先读文章再做题;因为刚才说过,当阅读速度在500w/m以上的时候,上面讨论问题其实就是nonsense。